视贪官如寇雠的朱元璋明朝对于贪官污吏的惩罚,其严峻程度堪为历代之最。尤其开国君主朱元璋,更是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在法令倡导方面,他特制「申诫公侯铁榜」〈共有九条严律〉,并将历代昏君如商纣、秦二世胡亥、隋...
2016-11-17着「反贪倡廉」论的茹太素茹太素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刑部主事,每上奏章动则七八千字,且语意艰涩,隐晦暗喻又多,每次朱元璋一看到他的长篇大论的奏章,就显得很不耐烦。某次,茹太素又上奏章了,朱元璋懒得看,就叫中书郎王...
2016-11-17重视民访、以求良政的庞仲达汉代庞仲达任汉阳太守时,很重视辖区贤达人士的兴革意见。当时汉阳郡中一个具有特殊节操的教育家,叫做任棠,某日庞太守特别亲访,但任棠却不与其交谈,只是将一大棵蕹白、一盆清水放在门口...
2016-11-17拒绝听「好话」的邹忌与齐威王齐威王的大臣邹忌,身高八尺,长得英俊潇洒。某日他心血来潮,问他的妻、妾说,如果他和全国公认的美男子─徐公相比,到底谁比较帅?他的妻、妾都说,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呢!后来邹忌又问来访的...
2016-11-17重视建议、稽查改正缺失制度的汉文帝、景帝汉文帝曾书说过:「或许是我的施政有所失当,在行为上有了过失,才造成近年来的天道不顺,地利不丰与人事失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丞相、列侯、官吏有二千石俸禄的,以及博...
2016-11-17收礼有道的孟子有人质疑孟子说,你以往在齐国时,曾经拒绝齐王所送的一百镒黄金,后来宋国及薛地的君主,分别送你七十镒及五十镒黄金,你却都收下来,是否有标准不一,不为人知的道理呢…?孟子说:「在宋国时,因为要离开继...
2016-11-17杜绝「后门」的费宏、高锴和徐勉明朝正德年间,朝廷规定铸印局设置正、副使各一名,以及办差的文官数名。每当遇缺招考上述人员时,报名人员总是逾百上千,其中请托关说者逾半,弄得主事官员很难处理。当时费宏是礼部尚...
2016-11-17清官典范│包拯包公乃宋朝进士,为官清廉并富有才华。在朝处事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他曾上谏当朝应行「…去刻薄、抑侥幸、正刑、明禁、戒兴作、禁妖妄」,以及裁抑内侍,减节冗费等大事,并获皇帝采用。...
2016-11-17司马光的告客榜示宋哲宗时司马光受命主持朝政,为求行政革新,爰在自宅厅堂立一榜示,内容大义如下:「来访诸亲友,若发现国家施政有什么缺失,百姓有什么疾苦,可直接上奏朝廷;我将与有司商讨后,择其良议者面圣,并遵圣裁...
2016-11-17誓与贪官污吏周旋到底的董宣董宣系东汉光武帝时的洛阳县令,他上任那天,没有坐八人大轿,反而是抬了一口棺材进县衙。原因是当时洛阳是首都,皇亲国戚云集,而这些人大都是贪赃枉法者,想要整饬他们,就得随时把命豁出去...
2016-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