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廉政文化
罗荣桓;“贪图享受,就要变坏的”
鄂温克旗人民检察院          2016年11月17日  


  罗荣桓常常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教育孩子们作为干部子女不能搞任何特殊化。他常对孩子们讲:“革命干部子女不应当脱离群众,不应当特殊,不要有优越感,不要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要和工农子弟打成一片。”

  1947年7月,罗荣桓从莫斯科治病回到哈尔滨,全家被安排住在哈尔滨市区一处很宽敞的独立庭院里。他多次向有关部门提出将这处庭院挪作公用,自己另找一处房子住。一次,罗荣桓到时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主任谭政家去,见他家住的是一处二层小楼,就跟他说:“跟你们搭个邻居怎么样?你家住楼上,我们住楼下。欢迎吗?”谭政起初还以为是句玩笑话。可是没过两天,罗荣桓一家真的搬来住了。罗荣桓对家人说:“住的房子大小,看来是不起眼的事情,但我们是党的干部,要时时想到生活在基层的人民大众,不能官越做越大,住的楼越来越高。”他还说:“生活不要特殊化,一味追求舒适的生活,讲究吃穿,贪图享受,就要变坏的。”

  罗荣桓留在湖南老家的女儿罗玉英,新中国成立时已二十多岁,在老家结了婚。她听说爸爸“当了大官”,就提笔写了封信。罗荣桓回信教育她说:“你爸爸二十余年来是在为人民服务,已成终身职业,而不会如你想的是在做官,更没有财可发。你爸爸的生活,除享受国家规定之待遇外,一无私有……不能对我有其他依靠。”玉英来京以后,罗荣桓鼓励她首先要刻苦学习文化,后来她参加了工作,父亲又要求她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此后,罗玉英去了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场,经过几年的锻炼,光荣地入了党。

  罗荣桓的儿子罗东进和女儿罗南下上小学时离家比较远,有次星期六家里派车把他们接了回来。罗荣桓发现后,把全家叫到一起,严肃地对孩子们说:“这样不好,汽车是组织上给我工作用的,不是接送你们上学的。你们平时已经享受了不少你们不应当享受的待遇,如果再不自觉就不好了,那样会害了你们。”接着又对家人和工作人员说:“以后绝对不准用小车接送孩子,让他们去搭公共汽车也是个锻炼嘛!”有一天,东进、南下放学没有赶上公共汽车,两人步行了很久才回到家里。罗荣桓看到满头大汗、一身尘土走进门来的两个孩子,问清原因后,高兴地表扬他们:“好,好,你们做得很对,年轻人应该时刻锻炼自己,不怕吃苦……这种精神要发扬,要长久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