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廉政文化
代有贤才,西溪洪氏成了钱塘望族
石拐区人民检察院          2016年11月21日  


  唐代以前,杭州西北都是水域,源于留下小和山的西溪是其中最美丽的风景。西溪曲水弯环,群山四绕,名园古刹,前后接踵,芦汀沙溆遍布其间,景致极为清幽,有着“古荡西溪天下闻”的美誉。

  正是在这样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孕育了洪氏家族很多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藏书家,集政治显耀与文化书香于一门。

  洪皓,生于北宋哲宗元祐年间,“少有奇节,慷慨有经略四方志”,在国家民族艰难之际,以天下为己任,怀康国济民之志,秉忠孝节义之风,积极入仕,谱写了人生和家族的光辉篇章,是宋朝著名的爱国重臣,《宋史》有传。洪皓生八子,尤以洪适、洪遵、洪迈声名卓著,世有“三洪”之称。长子洪适,曾高中榜眼,官至右丞相,有四十卷古文字学专著《释隶》闻世;次子洪遵,与兄同榜高中状元,官至右丞相、同知枢密院事,著有古钱币学专著《泉志》;三子洪迈曾任翰林大学士、端明殿学士、副丞相,经纶满腹,用近四十年心血撰写了七十四卷《容斋随笔》,与《梦溪笔谈》、《困学纪闻》并称“宋代三大最有学术价值的笔记”。世传“一门三丞相四学士”之美誉,说的就是洪皓父子四人。

  明清两代,洪氏家族亦代不乏人。洪钟,字宣之,号两峰居士,明成化乙未(1475年)进士,谙习宪典,曾任刑部尚书、工部尚书。洪钟长子洪澄官至内阁制敕中书、翰林院待制,曾孙洪瞻祖曾任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江西巡抚。

  洪氏在清代则有大戏曲家洪昇,其代表作《长生殿》,是中国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和中国戏曲的杰出范例,和《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同列四大古典名剧。洪昇因《长生殿》失意于仕途,却也因《长生殿》而长生于历史。

  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周膺:

  洪氏家族的发展我觉得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个家族的人,都特别努力,无论学问方面也好,还是处世做事方面也好,都特别努力,兢兢业业,不虚伪,扎扎实实做事,在时代的发展变迁中始终传承家风、弘扬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