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体现了深刻的历史意识, 彰显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政治责任
习近平是一位具有深刻历史意识的政治家,对治乱 兴亡有着深刻的历史自觉,他多次指出,历史是“最好的 教科书”“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清醒剂”。在对待腐败问 题上,他主要强调了以下几点。一是坚持以史为鉴,保 持高度警醒。习近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 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并结合历史教 训警示全党“: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 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二是善于古为 今用,推陈出新。习近平强调,要积极借鉴历史上反腐 倡廉的宝贵经验,善于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 设。例如,借鉴历史上“儒法并用”“德主刑辅”等治理方 式,强调反腐败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借 鉴古代监察制度,强调要用好巡视这把利剑,发挥“钦差 大臣“”八府巡按”的作用,当好中央的“千里眼”,找出“老 虎”“苍蝇”。对于中国历史上有关道德建设的丰富思想 遗产,他强调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之成为新形势 下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三 是把握历史特点,登高望远。历史发展有其内在逻辑和 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当下中国的腐败治理具有鲜明的 时代特点,其不同于历史上一些政权在腐化衰落阶段的 垂死挣扎,它是党领导的人民政权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 就、实现大国崛起和民族复兴之际的奋力搏击。在这样 的历史阶段,反腐败绝对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对此, 习近平强调,全党要牢记“两个务必”,牢记“生于忧患,死 于安乐”的古训,着力解决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的历史性课题。
强烈的历史意识在政治上必然转化为一种强大的 使命感和责任感。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 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深刻阐述了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 的责任、对党的责任,并庄严地承诺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其后, 他又明确提出“中国梦”的时代号召,把当代共产党人的 责任担当统一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 伟大追求之中。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全面 深化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能 否实现,关系国运兴衰和民族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雷霆万钧之势“打虎拍 蝇”、涤荡“四风”,这是顺应历史逻辑的英雄之举,也彰显 了其厚重的历史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