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意识是执政党必须具备的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 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他明确 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 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解决。”腐败问题是客观存 在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问题视而不见,麻木不仁。习近平总书记毫不避讳现实矛盾,更依据群众 的愿望和期盼,选择群众最为关切的反腐败问题作为突破口,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我们 当前必须重点抓好的重大问题。他尖锐指出:“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一些腐败分子一意孤行, 仍然没有收手,甚至变本加厉。从已经查处的案件和掌握的问题线索来看,一些腐败分子贪腐胃口之 大、数额之巨、时间之长、情节之恶劣,令人触目惊心!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塌方式腐败’!”当然,习 近平总书记的问题意识更体现在他细数腐败现象的种种表现上:第一,“从市县直属单位看,有的办事 拖拉、推诿扯皮,浑浑噩噩混日子,上班时间斗地主、嗑瓜子、玩手机、逛淘宝,有的甚至随意离开工作 岗位外出溜达消遣;有的作风漂浮、落实不力,工作底数不清、基层情况不明,唱功好、做功差;有的服务不主动,不作为、慢作为,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工作‘中梗阻’,对上级交办的任务找客观原因顶着不办,对群众要办的事情找各种理由拖着不办;等等。”第二,“从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单 位、服务行业看,有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口号响当当、服务冷冰冰、办事慢腾腾,尤其是普通群 众办事难上加难;有的吃拿卡要、雁过拔毛,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甚至收回扣、拿红包;有的‘懒政’ 现象突出,出工不出力,懒懒散散,不下基层,不联系群众,迟到早退现象严重;有的滥用职权,搞权力 寻租、利益输送、借权营生;有的执法不公,搞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 等。”第三“,从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等其他基层组织看,有的不关心群众冷暖,责任心不强,坐等上 门多、主动问需少,用上网代替上门、用通话代替见面,遇到矛盾绕道走;有的落实惠民政策缩水走样, 机械执行、死板操作,好事办不好;有的工作不专心,在位不在岗,天天‘走读’,有事找不着人,领导职 责空置;有的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哄骗上级、糊弄群众;有的方法简单粗暴,对待群众态度恶劣、随意 训斥,‘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有的软弱涣散,服务群众意识和能力不强,办事不公;有的侵犯 群众利益,克扣群众财务,个别地方的党政单位、干部拖欠群众钱款,打白条,耍赖账;等等。”可谓将 基层林林总总的腐败现象揭示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对于矛盾不回避、对于腐 败问题不遮掩,因为他内心最牵挂的是人民群众对于反腐倡廉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他谆谆告诫全 党:“腐败问题对我们党的伤害最大,严惩腐败分子是党心民心所向,党内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藏身之 地。这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只有直面现实问题,不断集民智、聚民力,扎实开展铁腕反腐,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支持和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的问题意识不仅体现在他对腐败现象细致入微的深刻洞察,而且体现在他对反腐败的 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他指出“:纠正’四风’面临反弹压力。冰冻三尺非一日 之寒,习惯很难扭过来,常抓不懈才能防止卷土重来。......狭路相逢勇者胜,纠正‘四风’是长期的、艰 巨的任务,我们必须打赢这场斗争。”反腐倡廉建设任重道远,必须锲而不舍、驰而不息。